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它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畅 游河南的愿望终于在今年暑假实现,为期五天的旅行,让我亲身感受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 一脚踏入河南焦作,就被眼前的秀美景色所感染,长途颠簸的劳累 荡然无存。原来此景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千古绝唱的茱萸峰所在地———云台山,在这 里,我们领略千奇百怪的高山,欣赏绮丽动感的河流,感受瀑布的空谷回声和激情坠落。作 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它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 潭于一谷,有“盆景峡谷”的美誉。漫山遍野的红石头形状各异,陡峭的山路让人心惊胆战, 挺拔的山峰让人望而生畏。“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峡的真实写照,在这 里可以欣赏到窃窃私语的情人瀑布、珠帘高挂的水帘洞、六畜兴旺的丰收图、龙凤呈祥的龙 凤壁、宛如仙子的蝴蝶石、石砚磨穿的洗砚池、延年益寿的“不老泉”„„云台天瀑的景色 可谓极致。远远望去,瀑布上吻蓝天,下蹈石砰,犹如擎天玉柱,宛如白练当空,又似银河 倾泻。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尘烟,弥漫于空气之中,给山间林木披上一层薄薄的 轻纱,真是一幅奇妙而神奇的自然景观,让人亲身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意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 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到此一游,令人欣慰。在一个5.8 米高,6.5 米深的万佛洞内, 竟有上万个佛像,最小的佛像只有1.5 厘米,让人感叹艺术的精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 最大、艺术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唐代摩崖造像群,它位于山腰间的凹形的崖壁上,没有开 洞凿窟,而是在凹形崖面上依崖而建。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丰满圆润,眉清目秀, 神情聪慧,嘴角微翘,含笑而不露齿,人们都说主佛酷像武则天,是武则天至尊权利的象征。 龙门石窟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每尊佛像依然惟妙惟肖,给人以强烈的宗教艺术感染力,不 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才艺。 游览的时间虽短,我却想将美景尽收眼底。置身清明 上河园,感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领略“丝柳欲拂面,鳞波映银帆,酒旗随 风展,车轿绵如链”的古风神韵。少林功夫表演让我大开眼界,真正理解中国佛教禅宗发源 地的深刻内涵。开封府里不仅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还欣赏了“开衙仪式”、“包公断案”、 “演武场迎宾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感受“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 图,领略人间正气”。 河南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 渊源,让我久久回味。我为祖国悠久的历史而骄傲,为中华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市 实验小学四(11)班指导老师: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