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的 邂 逅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n bsp; &nbs p; &n bsp; 机窗外,朵朵白云连成一片,一片接着另一片, 中间有一个个巨大的空洞,我在猜想着,从哪个空洞下去才是我的故乡,我魂牵梦绕的人间 天 堂 „„ 泡 桐 花 开 坐在返乡的汽车上,窗外,一片 片的桃林已开始上演着葱郁,枝头只剩点点残红,诉说着曾经的娇艳。我知道我迟到了,错 过了春日最最绚丽的浪漫,错过了大片大片的粉色火海„„却意外地收获了泡桐花。一串串 白色和淡紫色的小喇叭环绕在村子上空,像一团团陈旧的紫色尘雾。远不及桃花那么妩媚、 木 棉 花 那 般 多 情 , 却 感 染 了 西 北 大 地 特 有 的 沧 桑 和 淡 定 。 来到了那条巷口,储存了 二十年记忆的地方。除却沧桑和衰老,泡桐树依然是以前的泡桐树,泡桐花依然是以前的泡 桐花,高擎一个个小喇叭,摆定了吹奏的姿势,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在童年的记忆中, 有着更深的泡桐花情结,那种情结多半来自花蕊里淡淡的甜味。想起幼儿时,和伙伴们一起 贪婪地吮吸花蕊中的甘甜,突然觉得,泡桐花分明是上天对苦孩子额外的补偿和馈赠,那些 城 里 长 大 的 孩 子 , 可 能 不 会 知 道 泡 桐 花 的 味 道 吧 ? 那一夜,在 自 己 的 小 床 上 , 我 睡 得 很 香 , 拥 着 紫 色 的 梦 , 甜 甜 的 „„ 一场夜雨过后,泡桐花落 了许多,我又来到那条巷口,忆起儿时,和同伴们一起使劲踩着落花的尾部,听那竹炮般的 声响,以此为乐。而今,再不忍心触碰它即将衰去的躯体。想起昨天还是韶华极胜的样子, 就这么重重地跌落了。又一场无法扭转的轮回,走过清新和灿烂,满地泥污,竟是最后的宿 命。 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泡桐花 开、泡桐花落,曾吮吸着花的甘露,在树下长大的孩子们,一批又一批地远走高飞了。不知 那些同伴们是否也曾来到这片泡桐树下,一声声长叹,震落朵朵花儿;是否也曾和我一样站 在 这 条 巷 子 的 尽 头 , 向 着 满 树 的 韶 华 , 屡 屡 回 望 , 屡 屡 回 望 „„ 柳 絮 飘 飘 已是暮春了,柳条儿抽出了长长 的叶子,没有了初吐嫩芽时,到处轻烟薄雾般的柳烟色。柳絮已开始漫天轻舞,在暮春的西 北,如此凝重的空气里,竟能自由自在、扬扬洒洒。田野里、路边上,轻盈的柳絮一路漫舞, 甚至飞到公交车内,在人们的发间缠绕,如此天真烂漫、那般惬意和温柔。 可惜,柳絮 烂漫如樱花,却无绚丽之色;洁白似雪,却无冰清之骨。因此遭千古文人漫骂,我想世人定 是嫉妒它的自由和洒脱,硬说它是飘浮无根、柔弱无骨、缠绵无序的,非要将轻薄之辈、狂 妄 小 人 的 帽 子 强 扣 于 它 。 它 无 力 辩 解 , 只 好 任 人 褒 贬 。 柳絮像春日最后的精灵,看着它 无所依附,无牵无绊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问一问它的来时去时路。有人说,它是随着春 飞去了,去了哪里呢?薛宝钗是乐观而自信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然而,它不 可能永远地留在天上,飞得再高,还是要跌落的,最终也不过是付于污水,化为泥尘。黛玉 则始终是伤感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 去,忍俺留”。 柳絮不似花,可以飘落,即便是落于污渠,也有了一席安息之地;柳絮 不似雪,可以消溶,即便是化为泪滴,也溶进了最后的温暖。它只是一味地飘,抓不住、靠 不稳、恨 不透、 怨不 深„„生 命的终 结,定 是一粒 觅也觅 不到 的纤尘。 像花非花,似雪非雪,随风远逝,伤过 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