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山上山下”导写及例文
题目
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以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 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
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父子對话,角度各自不同,合在一处,引入深思。看似各有其理,却有认识层次的差别, 儿子单纯率真,父亲深沉厚重,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使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必然迥乎不同。
这里的父与子其实并没有對错之分,因而这则作文材料能让每一个考生产生共鸣,都有话 可说,有文章能做。然而有宽容度的题目,并非意味着在审题立意上對所有的认识判断一律 不加区别地看待。那么区别何在?高考资源网
不少考生认同儿子的看法,认为登高远眺是矫情行为,重要的是看到身边的美好、珍惜已 有的幸福。这不失为一种观点,然而这样的认识终究不是站在全面的高度审视材料而得。另 有更多考生关注了父亲的行为和态度,提出“站得高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的认识,这相较 前者而言,在审题上的确把握住了材料中更为重要的内容,毕竟从叙述的角度看,材料的主 角应该是父亲。
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部分考生更进一步领会了材料体现出的深层意义,以辩证的眼光看 待父与子认识上的交锋,没有绝對地站在父亲或儿子的角度而對另一方表达极端的反對,而 是肯定双方认识上的合理之处以及各自的不足,进而发表自己對“高”与“低”、“外”与 “内”之间关系的看法。这样的审题立意就体现出整体、全局看问题的风度,体现出客观性, 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例文
身居上而心处下
大约爬山的人都是喜欢登高居下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居上。有些人自负了解,每 每引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作为座右铭,却免不了有种睥睨天下、目空一切 的讨厌相。
这里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山顶上,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 而儿子却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至此,人便可以分为四种:身居上而心居上 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身居下而心居下的,身居下而心居上的。在我看来,父亲无疑是一 个拥有高山的眼睛以及平原的内心的人。
一个人,身居上不是为了享受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为了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低处的 人民、低处的生活。
现在的精英教育委实太多了,结果往往却是精英文化没学到,精英心态反倒比比皆是,弄 成了鄙薄一切的自大自负。这就好比一个人从不看地走路,抻长脖子仰着脑袋鸭子似的活着。 然而天上能有什么?
当然,往地上瞧也不一定能瞧见什么,所以一个人只有处下的心态还是不够的,还要有高 远的眼界,好比一条谦卑的蚯蚓和一只谦逊的飞鸟,一个只看见漫漫的黄土,另一个却看见 了整个世界。高考资源网
老子曾说,江海因其善处下,故能为百谷王。这只说对了一半。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 乐水。却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处下是对的,但像登山一样,只能把心放在山脚,身体却要 不断向上、向高,眼界才能不断变宽、变大。一个真正通达的人,就像崇山峻岭中含着一汪 清透的泉水,眼界极高,但心极谦卑。中国古代那些令人佩服的士大夫,哪一个不是如此? 把心深埋,不是为了忘却它,而是为了聆听大地的心跳;把眼放宽,不是为了看见别的什么, 而是真正为了看清当下。从小处说,确立了个人的意义;从大处说,更能看清一个民族乃至 整个世界的坐标。
身居上而心处下是一个动态不断的过程,违背了引力,两者越分越开;渗透人生的真谛, 两者才会越靠越近。仿佛一棵树,枝叶拼命往上长,根却越扎越深——这样才叫一棵枝繁叶 茂的好树。
其实,这不过是教人怎样于高山欣赏平原的美。儿子不知道,美也好,苦难也好,当你还 未挣脱它的包围时,只是被它束缚与控制。只有换个视角,或者事过境迁,才能悟出其中的 真味来。
父亲那一句赞叹,在一瞬间赋予了他高山的眼睛。
而有些人,怀着一辈子平原的心灵,他高山的眼睛盈满泪水。山下的苦难令他痛心,山下 的美丽也令他动容。他往下一低头间,泪水便簌簌地滚落下去,像春雨一样融在土里。
他的平原的心剧烈地鼓动着。
考场点评
一高一低,一上一下,思想的境界一览无余。这篇短文融作者十七年人生里的各种阅历, 简洁而生动地传递出对生命的鲜活认识。这里谈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眼要高,心要低。 更重要的是讲明白了高与低的辩证关系,即:心在下眼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度,眼居高心才能 真正落在踏实的土里。这样的人,才是厚重而不轻浮的人,才是生出了责任感而不逃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