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议论文满分佳作精彩语段及阅卷专家点评

     1  、  “  你看,李煜总  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对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  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  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  “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  ;柳永在泪水里默念:  “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  泪,表达了千种风情。我听  到 阮 籍 呼 号 ,   “   天 下 无 智 者 , 使 竖 子 成 名    “  的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    “  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  ”    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    (《眼泪中的中国情结》)(考生运用排比句式,先铺排了李煜、陆游、杜甫、李白四位诗人及  其哭声包含的深刻思想,接着又铺排了苏轼、阮籍、李清照三位诗人的诗句并揭示了其中丰  厚情感,尽显非凡个性。)    

    2  、曾经常常在想,文字的天地无涯无际,究竟该怎样用她去抒怀?  就好像是一支无法得知墨水多少的钢笔,你会怎样使用它去工作呢?信手拈来随意涂鸦,还  是竭尽所有,用心去完成一幅杰作?是珍惜使用,还是毫不吝惜地挥霍?进而言之,如果是  人生呢?在面临人生中无数的转折点时,我们又将如何运用手中的笔为这转折写出下文呢?  (北京考生《转折》)(作者层层设问,竟引得人思绪起伏,不得不与作者一起思考作答。文  章内容因此设问而层层深入,文章结构因此设问而跌宕生姿。) 

    3   、 以 鲁 迅 的 代 表 作 品 而 论 ,《 狂 人 日 记 》 中 的    “  狂人  ”  难道没有体现出反封  建的思想?《阿Q正传》难道没有反映出鲁迅对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祝福》难道不  是鲁迅对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表示同情并且对封建的道德观念进行猛烈抨击的力作?这些作  品难道还不能算是  “  有思想  ”    的吗?(《评论鲁迅作品思想性》)(这段文字连续运用四个反问句,对否认鲁迅作品思想性的  论调进行了反击,可谓针针见血,字字千钧,让人拍手称快。) 

    4  、  “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  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及至始皇,  奋 六 世 之 余 烈 , 振 长策 而 御 宇 内 ,吞 二 周 而 亡 诸侯 , 履 至 尊 而制 六 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贾  谊《过秦论》)(运用对偶、排比,整散结合,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  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 

    5  、生活如酒,或芬芳,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敦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实,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亮,或暗淡、  或素雅,因为诚实,它变得美酒;生活如书,书写的文字要我们用诚实去书写,生活要我们  用诚实去呵护。(《要用诚实酿造生活》)(运用反复式的比喻和排比将抽象的生活描述得生动  形象,并且进行了蓄势。) 

    6  、个性是大海的广阔,是天空的深邃;个性是清晨的霞光,是傍  晚的流岚。没有个性的世界是灰暗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是乏味的。有的人幽默,一句话能催  绽满园的花朵,那么,幽默就是个性;有的人博学,一张口能抖落满天的星光,那么,博学  就是个性;有的人多情,一抒怀能使长河澎湃,能使山岳潜形,那么,多情就是个性。(《考  生 《 弘 扬 个 性 》( 或 幽 默 风 趣   ,   或 辛 辣 讽 刺    ,  或俗雅结合:语言力求有个性美。) 

    7  、你心里有了许多话,你要描写一件事,这件事老在你的心里打    转,它一切都准备好了,单等你拿语言把它送出来。那你就把它送出来吧,不要怕你的文字  不   “   美   ”   , 言 语 不    “  文  ”  。用花轿送出姑娘固然  好看,初学写作好比穷人,把你的姑娘用牛车拉出去吧。只要文章的内容好,语言笨一些没  关系  ——  但记住这是说初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好了:我永  远运用牛车往外送姑娘了,这样下去,会弄成车上已经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孙犁《好的语  言和坏的语言》)(诙谐设喻则如同在一碗内容丰富的汤中撒上适度的盐,使汤的味道更加鲜  美可口。) 

    8  、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这种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我们  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些土气,这也算一个创作呢!  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运用反语,幽默诙  谐。) 

    9  、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充实着自己的记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着  右手,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一生走完,你会在蓦然回首之间发  现,原来人生是这样变得完整而走向更文明。(《倾听自己的心跳》作文的最后一段:这段文  字,寓深刻哲理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融入了作者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既给人启迪又  让人感动。) 

    10  、无数的艰难无数险阻,构成了整个生命的画卷;无数的转折无  数的叉口,教会了我们坚定和执着。翻过这一峰,另一峰却又见。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而  生活的意义在于真心付出,用热情创造每一个明天,用微笑面对每一次转折,在转折中学会  判断,在转折中学会坚持,在转折中学会依赖,生命其实是一首无悔的阙歌。(北京考生《失  败是人生的转折》)(运用对偶、排比语言有文彩。) 

     11  、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流露在  人的嘴上。眼睛足以传情。它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和审美观。也  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  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如果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语言就是灵魂的镜子,它完美清  晰地反映出你知识的深浅,趣味的雅俗,思想的清浊,动机的纯杂,你一动嘴便在勾画你自  己。(《品味语言》运用比喻,显得有趣味,有文采,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  、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  明月,完美是白璧无瑕的一支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  们的心弦。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多少人受了  “    完美  ”  的诱惑,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  沼泽。  (  《走出完美的误区》  )    为了说明  “  追求完美  ”  的不切  实际,作者连续设喻,层层深入,道理说得形象而又富于启迪。 

    13  、  “  壁上观式的议论,虽也不乏  针砭,但因没有切肤之痛,不是发生内心,故而徒有其表,或者是为自己粉饰一个    ‘  公正  ’  的门面,或者成为千  篇一律的口头禅,既不能振聋发聩,又不能收到实际效果。  ”(    《勿作壁上观》  )  这一段话运用了恰当的关联词语,运用了    “   不 乏 针 砭   ”   、    “   切 肤 之 痛   ”   、    “   徒 有 其 表   ”   、    “   千篇一律  ”   等成语,对      “  壁上观式的议论  ”  的表现、  目的、成因、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强化了批评色彩,文字简练,句式匀称,文采斐然。   

    14  、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  ”  (培根《谈读书》)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  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快言快语,让你在  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 

    15  、  “  只要黑人还是警察骇人听闻  的恐怖手段和野蛮行为的牺牲品,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因旅途劳顿疲惫不堪,想在  路旁的游客旅馆歇息或在市内旅馆投宿却不被允许,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黑人的基本活  动范围还是限于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到一个稍大的黑人区,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的  孩子还是被标写着  ‘  只限白人  ’    的牌匾剥夺人格和自尊,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密西西比的黑人不能参加选举,而纽约的  黑人的选票无实际意义,我们就不会满足的。  ”   (马丁    •  路德金《美国给黑人一张不兑现的期票》)(运用假设  排比列举了种种  “  不会满足  ”    的条件,十分坚决而又明确地表达了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自由的信念和斗志,  它似宣言、似战斗的号角鼓舞着黑人为争取平等自由而勇敢地奋斗。 

    16   、  “   回顾历史,忧大于喜。    20  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  个世纪的战乱杀人比得上  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  一个人搞种族灭绝比得过希特勒?人类历史上武器无数,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    20   世纪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的原子弹?    ”(   《 中 国 名 校 大 学 生 辩 论 赛 决 赛 》    )  (短短几句话,连用三个反问句组成排比,言之凿凿,咄咄  逼人,让对方难以招架,令听众为之折服。) 

    17  、  “  自信是什么?自信就是诸葛  亮在空城之上面对百万之众时镇定自若的笑容,自信就是毛泽东运筹帏幄指挥三大战役时坚  定的目光,自信就是朱总理当选后答记者问时激昂的语调,自信就是女足姑娘们在球门前果  断的一脚  „„”  (《谈自信心》)(作者紧扣自信,纵论古今,  着意铺排,酣畅淋漓,既有丰富的容量,又有鲜明的节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读到这  里,定会思维翻滚,随之生发出自信的勇气。) 

    18  、  “  万物各有不足,人又何尝不  是这样。诸葛亮一生惟恭惟敬,可是不免有街亭失守之过;唐太宗贞观之治流传千古,可是  不免有  ‘  文字狱  ’  之错;成吉  思汗,逐俄御寇,功绩显赫,可是不免有杀城戮民之罪;一代伟人毛泽东,缔造新中国,功  比天高,可十年浩劫留下一块瑕疵人人可见。  ”  

(四川考  生《黄鹂  •  百灵  •    完人》)(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古今伟人之过,文字简练,气势宏大,在段落中充当论据,  有力地论证了  “  人各有不足  ”    的论点。) 

    19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  “  不管  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  ”  也许你有  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已为你铺就的人生坦途,这些用金钱、    地位和宠爱做成的  “  高跷  ”  会  使你在人生之路上昂然阔步且四平八稳,可一旦  “  高跷    ”  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  所有  ——  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浆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设  计的未来,更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出的人生之路。(《说自立》)(运用排比的方式,把名言的  内容具体化,语段的内容变得充实丰满,节奏比较自然流畅,语气相当充沛雄辩。) 

    20  、杨树横着种、倒着种、折断后再种都能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却  抵不住一个人毁,岂不怪哉?怪么?不怪,因为  ‘  毁树容易种  树难  ’  。生活中也有许多事包含着与此相近的道理。(福建考  生《读〈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开头先用了一个反问句,肯定  “    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  ”  这个现象是奇怪的。但是后面  却又设计了一个设问句,对这个设问句的回答是  “  不怪    ”  ,两个问句对同一个现象却有一正一反的回答,这样,文章  波澜陡起,吸引人们去探究答案。) 

    21  、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  起舞于一破败的教室里,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多么美丽安静,多  么富有诗意  ——  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教室是被轰炸后  废弃的屋子,当你知道房外的巴格达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么?也许你会感慨这美  丽和诗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  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温馨的梦能否不被炮火惊醒?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  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纯净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  能否愈合?(《论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文段通过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描述,巧妙地把美  与丑、善与恶、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产生了动人  心魄的力量,抒发了作者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危害也通过这富有浓郁  感伤色彩的笔调揭示得如此深刻,如此惊心。真情最动人。) 

    22  、  “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  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  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    (鲁迅《战士和苍蝇》)深刻的道理通过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使  议论文充满神韵。) 

    23  、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  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地方太挤了,而掩盖废墟的举动又太伪善了。(余秋雨《漫步  台城》)(这段用祖母和老者来类比议论阐明的是不要掩盖废墟。作者联想到了祖母和老者,  通过评价他们没有皱纹和白发的不可思议,说明自己的思想。由于利用了形象来说理,很自  然地让读者认同他的观点。 

    24  、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奖励勤奋者,又惩罚懒惰者。时间是天  使也是魔鬼,它为耕耘者留下丰收的田野,为懒惰者留下荒芜的戈壁;它赠给跋涉者以醉人  的花香,也会把投机者引入绝望的沼泽。(《时间》(文段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时间  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说理精辟透彻,语言也显得文采飞扬。) 

    25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  这就是宽恕。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  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第一段是比喻性的    由头,饶有诗趣,耐人寻味。) 

    26  、幸福是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  迟归  ”  的牵挂,是  “  春种一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的 收 获 ; 幸 福 是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的 祝 愿 , 是   “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的回忆;幸福是  “  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的追求。(《幸福是什么》)(引诗用  典是用诗句、典故直接表现话题的多重内涵,展示话题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显示作者广博的  阅读层面和开阔的视野  ,  进一步展现作者的才情所引诗句不仅  形象诠释了幸福的多重含义,展示了学生的阅读宽度,还使句子有书卷气。) 

    27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  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晓风残月酒醒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  每 逢 佳 节 走 入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词  人铁马冰河入梦来  „„”  (《思念是一道风景》)(这几句话暗  用了杜甫、李清照、苏轼、柳永、王维、王昌龄、陆游等人的诗词。读者会惊叹作者考场思  维之宽,阅读面之广,化用诗句之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同时又文采蔚然。要熟练地引诗用  典,可以采用诗句串联等文字游戏加以强化,并注意诗句的翻新、活用。) 

    28  、如果你要做天空中最亮的星,千万要拨开自卑的乌云,别让那  阴霾遮住你的光芒;如果你要做最巍峨的山,记得栽种自信的绿树,别让突如其来的暴雨冲  刷得体无完肤;如果你要做最广阔的海,请把自信的涓涓细流都收容,若是没有了它们,怎  么会有你的宽广无垠?(《谈自信》)(文字借用假设推理和比喻说理,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自  信之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丰富的意象,飞扬的思绪,寄寓了作者非同寻常的智慧和独  到的见解,这是散笔式的形象说理。) 

    29  、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书修列;  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韓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  。(司  马迁《报任安书》)(一连举了八个事例,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凡垂名后世之人,都是身处  逆境、情意郁结的,其情怀发而为言,则成为不朽之作。这便是典型的归纳论证法) 

    30  、英谚有云:  “  世上没有不长杂  草的花园。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  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  “    将相和  ”   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的壮  举 ; 李世 民对 魏征 的 包容 ,成 就了   “   贞 观之 治    ”  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  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  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学会包容》)(这种叙例方式就是  围绕中心论点,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列出一组事例,一般一个例子用一个句子表述,句子  内涵要相当丰富,且一针见血,一语道破论据中与论点照应的内涵。) 

    31  、不错,人们记住的是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忠臣屈原,而不是    “  争宠而心害其能  ”  的谄臣上    官大夫;人们记住的是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而不是嫉羡妒能的小人秦桧。名利乃身外之物,  得到它的多少是以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大公无私人的人自然流芳千古,  自私自利、欺世盗名之徒必然遗臭万年。(《名利乃身外之物》)(摆出正反两个事例后,从正  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突出正确与错误,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 

    32  、如果人生是一部史书,只有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  品味出它的浩荡。如果人生是一泓清泉,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尝出它  的甘冽。如果人生是一首乐曲,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此段开头采用了假设关系句,先由骈句提出条件话题,后面  的正句则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揭示出了自信与听取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深刻的  哲理意义。运用比喻兼排比形式的整句结构行文,气韵流动,给人以节奏鲜明、韵律铿锵之  感,气势非 

    33   、 什 么 是 骨 气 ?   “   骨    ”   借喻人的品质,  “   气    ”   指 人 的 精 神 ; 合 在 一 起 , 就 成 为    “  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  ”  的代  名词。孟子有三句名言: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  这可谓把骨气的三方面主要表现全概括出来了。(《谈  骨气》)(此段开头采用了设问句,自问自答,引人深思;引用孟子的三句名言;文彩大增。)   

    33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我唾弃虚伪;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我厌恶  背叛;在宽容与狭隘之间,我保留宽容;在自尊与阿谀之间,我恪守尊严。在成长的路上,  有舍才有得,心灵的选择决定了一生的方向,心灵的选择是人的灵魂的集合。(《心灵绝唱》)    (  议论文中排比列举事例,可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    ) 

    34  、如果人生是一部史书,只有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  品味出它的浩荡。如果人生是一泓清泉,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尝出它  的甘冽。如果人生是一首乐曲,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此段开头采用了假设关系句,先由骈句提出条件话题,后  面的正句则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揭示出了自信与听取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深刻  的哲理意义。运用比喻兼排比形式的整句结构行文,气韵流动,给人以节奏鲜明、韵律铿锵  之感,气势非凡。) 

    35  、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人生  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  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  倦的读书郎。(《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议论文中排比列举事例,可使文章气势非凡。)   

    36  、坚忍是什么?坚忍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  无情磨难;坚忍就是夸父曰,精卫填海;坚忍就是突破,就是求,就是创收,就是希望。    (  《坚忍》  )  (作者结束全文的  时候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点明了坚忍的特有内涵,尤其最后四个    “  

就是,  „„”  并排,更  显得透彻畅达,为整篇文章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活力。) 

    37  、  “  还是要讲胸怀祖国,要讲艰  苦奋斗、奋发图强,要讲振奋革命精神,要讲争挑重担,要讲勇攀高峰,要讲不怕牺牲、排    除万难。  ”  (一组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分句构成排比,集中  地表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而且十分重要,不仅不能减弱,而且还要加强。)   

    38  、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的  没 有   “   春 去 也 , 飞 红 万 点 愁 如 海    ”  的伤感,也没有  “  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  “  的感慨,更没有  “    无 可 奈 何 花 落 去   ”   的 无 奈 , 有 的 是    “  有志者事竟成  ”  的激情澎湃,  有的是  “  少年心事当拿云  ”  的  豪 迈 壮 志 , 有 的 是   “   欲 与 天 公 试 比 高    ”   远大目标。(《积极思维,快乐青春)》文章运用处    6  句名言,将感伤、感慨、无奈的忧愁与激情澎湃、豪迈壮志  和远大目标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轻年人的心态特征。) 

    39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  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  些在大量短句中偶然使用的长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错落参  差,富于变化,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激荡。) 

    40  、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没  有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的 伤 感 , 也 没 有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的感慨,更没有  “  无可奈何  花落去  ”  的无奈;有的是  “  有  志者事竟成  ”  的澎湃激情和  “    少年心事当拿云  ”  的豪迈壮志。  (    《 积 极 思 维 , 快 乐 青 春 》   )(   文 中 运 用 了    5  句名言,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与澎湃激情、豪迈壮志  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  ) 

    41  、  “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  南北风  ”  ,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  穿生命的不屈与坚忍;  “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    ”  ,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  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蒿人  ”  ,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  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青翠的竹子昭示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忍,浪尖的弄潮儿昭示着勇敢与无惧,骄傲的  诗 人 昭 示 着 坚 定 的 信 心   „„(   《 谈 意 气 》    )   ( 考 生 用 形 象 化 的 诗 句 , 深 刻 了 阐 明 了    “  意气  ”  的内涵。) 

    42  、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    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作者采用连续设问的形式,一石击起千层  浪,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维聚焦在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  的?  ”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这  个 总 论 题 上 , 后 两 个设 问 除 服 从 第一 个 大 设 问 外, 又 各 有 含 义, 前 者    “  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  ”    嘲讽客观唯心主义,后者  “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  暗击主观唯心主义,三问三答,层层波澜,撩拨起读者极  大的兴趣,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