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高考 刚刚落下帷幕,考场上的“硝烟”却并未散去。我认为高考作文有三“难”:构思难、扣题 难、修辞难。今天就讲一讲这第一难,也是写作文的第一步:构思问题。
今年的作文题我刚刚拿到一个草稿,这些题目来源于全国及 各省市的二十份试卷。其中的部分题目已经激起了网络上的热议,比如北京卷的“我有一双 隐形的翅膀”、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江西卷的“兽首拍卖”和天津卷的“我说九 〇后”,或者跟流行文化有关,或者跟社会热点有关。不过,媒体和普通网友的眼光通常只 钉在这些充满新意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上。而我们分析这些考题,却要始终保持一个应 试者的身份,一种沉着、冷静的态度,首先就要屏除猎奇的心态。
今年这二十道考题类型多样,覆盖了我要讲的所有构思模式, 我们将结合今年和往年的考题对这些构思模式一一进行分析,来谈一谈高考作文应当如何巧 妙构思,如何迅速确定写作思路。
一、插空构思法
这里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 文这三者中,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出题形式?大家可能会说是话题作文,因为这种形式从 1999 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今天已经流行了十一年了,堪称经久不衰,但很可惜,这 不是答案;也有人会说是命题作文,因为近几年话题作文日益衰微,命题作文又重新回到高 考作文中来,所占比例也并不小,但很可惜,这也不是答案。我认为,很大一部分话题作文 和命题作文的本质其实就是半命题,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它们身上插入一条横线,也就 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插空”。所谓“插空构思法”,就是在题目中找地方插入横线,把话 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变成一个半命题作文,这样就会把思路打开。
这种题目的特点是:插入一个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或 中心语,就可以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词组。比如今年山东卷作文题是“见证”,这个题目 就可以运用“插空法”来完成构思。这里说了“见证”,却没有说见证什么。很多人都看过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台湾魔术师刘谦一举成名,每当他要让观众大吃一惊的时候,就总会 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那么好,我们就可以把“见证”这个题 目变成“见证奇迹”。加入这么一个宾语之后,题目其实就已经由“见证”转入“奇迹”了。 由此我们就可以想到很多关于奇迹的材料。与此类似,我们还可以写“见证理想”、“见证 公平”、“见证真相”、“见证友谊”、“见证失败”、“见证成功”、“见证未来”、“见 证心与心的距离”„„
插空之后,A 题目就转变为 B 题目,我们本来要写的是“见 证”,但其实构思的时候一直在想的是“奇迹”、“理想”、“公平”、“真相”、“友谊”、 “失败”、“成功”、“未来”、“心与心的距离”,这一思维过程就叫做“由此及彼”。
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这只是构思的方法,在写作文的时 候还要想到扣题,那就一定还要做到“自彼返此”。如果你写作文的时候光想着“奇迹”俩 字儿了,那必然要跑题,因为我们要写的不是“奇迹”,而是“见证奇迹”。也就是说,你 写的奇迹一定得是可以“见证”的。那你就不能写古人的奇迹,因为你在现实中无法亲眼见 证,除非你采用“时空穿梭”的模式让自己回到古代,仿佛能和古人当面交流,或者是说自 己是用心见证的,用不着当面看到。扣题的时候不仅要扣住“奇迹”,更要把“见证”二字 放在显眼的位置上。
今年还有很多题目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构思,比如:
四川卷“熟悉”,可以写成“熟悉你的对手”;
湖南卷“踮起脚尖”,可以写成“踮起脚尖,看到希望”或 “踮起心中的脚尖”;
江苏卷“品味时尚”,可以写成“品味生活的时尚”、“在 生活中品味时尚”、“品味时尚,就是品味生活”;
安徽卷“生活给我智慧”,可以写成“生活给我与人相处的 智慧”;
广东卷“常识”,可以写成“常识指导人生”、“常识就是 对的吗”、“常识的缺失”;
天津卷“我说九〇后”,可以写成“我说成熟的九〇后”。
往年也有很多高分作文采用了这种方法。
02 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但凡做出选择必是人的心理活 动,因此“心灵”二字形同虚设,我们就可以在“选择”上下功夫,有的满分作文写的是《张 开双臂,选择博爱》,有的写《选择永恒》,还有的写《昭君的选择》。
06 年安徽卷“读”,那就可以在“读什么”上下功夫。有的 满分作文写《晨读陶潜》,有的写《读山》,有的写《读“我”》,有的写《黄山松,我读懂了 你!》。
05 年天津卷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留给明天”。这是一 种抒情性较强的题目,好像很希望考生写成一篇散文。这个题目里留着一个很大的空,就是 “把____留给明天”。我们看这两篇满分作文。
留给明天
昨天,行色匆匆,有如大江东去再不复回;今天实实在在, 有如阳光雨露温馨美好。昨天我们留下成长经历;今天我们留下奋斗激情;那么,我们该留 给明天什么?明天依然是个好日子,明天我们依然希望有时间行动,把昨天的行动留给明天, 把今天的希望留给明天,再把明天的时间留给明天。
留给明天预示着把希望留给明天,在明天我们会拥有希望。 人生在世,别的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希望。就像在黑暗中摇摆的烛光,即便风吹雨打,哪 怕只有零星一点也要燃烧发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拥有希望,那么就不要担心曾经的 失去与放弃,也不要害怕昨日的失败与痛苦,更不必疑惑将来的成功与幸福。雪莱曾说:“既 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日的夜幕已降临,明天的黎明也不远;只要希望与人 俱在,我们就不怕“因流泪失去太阳而丢失群星”;同样也不怕黎明前的黑暗,“千磨万击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纵然今天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但明天也有“散发弄扁 舟”的飘逸。
留给明天也蕴含着把行动留给明天,在明天我们要付诸行动。 也许曾经我们懒散惰落随波逐流;也许曾经我们胡思乱想只说不做;然而明天不会,明天我 们不会有“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无奈,也不会有韩东“如果我的祖先能够 像我一样想,看到海的将是我”的悲哀。明天我们只顾风雨兼程地赶路,只求披星戴月。从 明天起我们将会活得无忧无虑充实自在,就如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留给明天还意味着把时间留给明天,在明天我们应珍惜时间。 时间是上帝左手的沙漏、右手的盅钵。世间的一切都以时间为尺度。昨天是时间,今天、明 天还是时间,时间对于一切都很公平。今天因没有时间来做的事,明天会有足够充裕的时间, 让我们完成夙愿或实现理想。因此我们要视时间如生命,惜时如金,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就 是此理,有了光阴我们能做不能做的,没有光阴我们能做的也变得不能做。直到现在,我才 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瑞士那样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高度发达国家,人们在给孩子登记遗产 时不留下万贯家财,只写下“时间”二字,因为他们明白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创造一 切。
哲人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今天完成不了的任务,那 么为何不留给明天呢?留给明天不是一种错。
这位考生构思的时候就在“留给明天”的前面插入了一条横 线,在第一段中说:“把昨天的行动留给明天,把今天的希望留给明天,再把明天的时间留 给明天。”其后三段分别从“希望”、“行动”、“时间”这三个角度去写,实际上就是把 这三个词填入了这条在心中偷偷画好的横线上。
留给明天
捧一轮流辉月,涌一脉思古情,岁月即将更替,我们的扁舟 正在驶向新的海域,此刻你是否问过自己,拿什么留给明天呢?你是否用你最珍贵的向明天 献上一份厚礼呢!
我不会留恋于昔日辉煌的刚劲,因为新的机遇就在眼前。我 也不会沉湎于往日成功的陶醉,因为明天是一片新的天地。那里蕴藏着无限勃勃的生机!
那就把信心留给明天吧!这是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会 在大海里将你扁舟的帆鼓满风,朝着你向往的彼岸驶去。无论征途上有多少恶浪险滩,但只 要明天还有信心在延续,你就会一身是胆。让信心在明天的土地上耕耘吧!让它不停的为明 天施肥浇水,让明天因为有了它而盛开灿烂的花!
然后再请把坚强留给明天,在风雨兼程的航道上,需要两只 永不弯曲的双桨,搏击着海浪,划过暗礁。有了它,你就可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 烈些吧!”虽然你也可能被咆哮的海浪摔疼,可坚强定能回响在你的耳畔!“他说风雨中这点 痛算什么......因为明天还有梦!”坚强将会为明天搭建好生命的神坛,你绝不会后悔在明 天给坚强留的那一席之地。
还别忘了,把快乐也留给明天哦!生命虽然需要不断追求的 热情,但也需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怎能忍心辜负这尘世里的温柔呢?像天空飞翔的 白鸽,不断追求明日的蓝天;像入夏的绿叶,留一份难得的心情,珍惜好美丽的年华。明天, 因为有了快乐的点缀而让人期待,期待着踏上那多姿多彩的历程,期待着拥有更多的思索、 成熟与搏击。
真想把所有的东西留给明天,因为这样,那颗为明天祈祷的 心会变得圣洁无比,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它有信心为帆,有坚强为桨,还有快乐为动力, 明天,一定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请你把你最珍贵的东西留给明天吧!十年一梦,似水流年, 当梦醒来的时候已是明天了,梦想会因为明天而缓缓走来,今夜,你是否坐在扁舟上,去遥望 苍海的那轮明月,想想吧,朋友!你,我,她,还会给明天留点什么呢......
这篇文章则把“信心”、“坚强”和“快乐”留给了明天, 这就是插空法的第一步——“由此及彼”。但这位作者写“信心”、“坚强”和“快乐”, 却都指向了“明天”这个词,三个分段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反复地将“信心”、“坚强”、“快 乐”这三个词和“明天”拉上关系。构思的时候虽然是发散思维,写出来却要做到紧扣主旨, 时刻想着“明天”二字,这就是插空法的第二步——“自彼返此”。
再比如08 年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 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 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 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 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 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 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 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 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 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 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 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 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 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得更为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 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 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 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信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成一片碧绿 的辉煌。
艰险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风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 这是因为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粮。带着感动出发,让人生的航向永远地朝向 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让辛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这篇文章就在“带着感动出发”后面插入了横线,然后就避 开了“感动”,而去写从感动的事情中看到的美好情操。
08 年江苏卷“好奇心”。
好奇心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 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 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 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 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石库门的深处有叮咚的泉响,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 已。她的指尖像这门前的流水,灵动而不留痕迹,只留下几缕清音。这清音,究竟从哪里来? 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发髻,提着篮子出来,一口吴侬软语:“张家姆妈,走啊,今朝端 午买粽叶去喽!”于是,一个清秀而又和气的中年女子出来,笑着嗔怪:“大清早呢!”随 即两人消失于石板街的尽头。她们往哪儿去了呢?
寻找什么来解开我的好奇心?
恰是一曲《游园惊梦》。
“看人间姹紫嫣红开遍„„”我追随着杜丽娘的心思解开这 谜团。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怜,但更惹人怜的是自己的肺腑;这城市里的美景固然绮丽,但最 诱人的也是她骨子里的韵味呵!两千年来,是伍子胥的相土尝水,是干将莫邪的剑意人情, 是馆娃宫里“嘎嘎”作响的木屐,是憨憨泉里不尽的清涟,筑就了这座城的风骨。好奇什么 呢?我们好奇她为何这样清新动人,答案是隐逸在这时光里的。你可以说是山水沉淀了她, 你可以说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说是吴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说是她哺育了这些人。我不 禁莞尔,心头的疑虑也顿时消散,这些“从哪里来”、“如何来”,当这座城给了我们问题 时,也便给了我们答案。
一花一世界,从那门前的流波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 骨子。那便是她给我们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于她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于她给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这篇文章将“好奇心”转入对一个城市的好奇。
08 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举手投足之间
生命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人类也已从年幼懵懂的种群成长 为拥有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生物。知识与责任让我们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我们越 来越多地考虑善待自然。而我想说,善待自然,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
这个世界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示威来抗议日本人对鲸的残酷杀戮,他们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坚固的木屋过树上生活来反对商 人们对森林的砍伐。有时候,我们不由觉得那样的勇气与壮举离我们太遥远。没有错。但爱 与善待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表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 善待。
弯身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爱怜地送走 不慎落到你书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 的爱与尊重遂自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自然辉映 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我们需要规模组织都 很庞大的环保运动,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细致。
动画片《西游记》里有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唐僧正在 打坐念经,忽然一只蚂蚁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并没有粗鲁地甩动手掌或是直接将这只小虫 碾死,他只是轻轻地将蚂蚁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记得小时 候我每看到这一段,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正是 举手投足间的善,才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圣僧,才显现出佛的博爱与睿智。同样,当我们 于举手投足间,积累对自然的善待,谁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呢?
有人说过,人类要用博爱的宇宙观来看待自己,看待地球。 宇宙观,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员。而涉及到 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则认为,要用最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为。因为正 是举手投足间的小小善举,才折射出一个灵魂的光芒,才体现出一颗满盛爱与美好的真心。
这篇文章把“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变成了“善待自然, 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这样就将题目转入环保话题,不过写的时候一直紧扣“举手投 足”这四个字。
二、替换构思法
上文说的“插空法”是在已有题干中插入语句完成构思;其 实,不再添加任何成分,也能将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改造成半命题作文,这就是“替换构思 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将题干中原有的某个词语替换成一条横线。
今年重庆卷的作文题是“我与故事”,题目要求说:“生活 有很多故事,你可能是故事的参与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聆听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评论者。” 这实际上就在为考生拓宽思路,说明这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种:既可以是自己的事,也可 以是别人的事;既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道听途说的;既可以是确曾发生过的,也可 以是凭空虚构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将“故事”二字替换成一条横线。到底是什么 故事,题目没说,任由我们填充。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个“故事”具体化,具体为某一个 故事或者某几个故事。具体的东西总是比抽象的东西好写,更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如果题 目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或者说比较“虚”的话,那我们就把它代换成具体一点的内容和材料, 这就是比较“实”的。因此,我们将这一思维过程称作“化虚入实”。
面对“我与故事”这个题目,就可以写某一个对你产生过重 大影响的故事,比如“龟兔赛跑”和“狼来了”。“龟兔赛跑”教给你勤勉的道理,你就可 以把文章引入“勤勉”这一话题;“狼来了”教给你诚信的道理,你就可以把文章引入“诚 信”这一话题。还比如,阿凡提的故事教给你智慧、勇敢、扶危济困、为富不骄的道理,阿 拉丁的故事也教给你智慧、勇敢、扶危济困、为富不骄的道理,一休哥的故事还是教给你智 慧、勇敢、扶危济困、为富不骄的道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这三个故事构成排比段从而写 成四篇文章了啊?这四篇文章就分别讲了智慧、勇敢、扶危济困和为富不骄这四个主题。“我 与故事”这个题目就化身而为以上这四个主题了。
不过,先不要得意忘形,“化虚为实”只是构思过程,我们 在写作文的时候还要时刻想着扣题,要把“故事”变成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比如你写“龟 兔赛跑”的故事在你成长过程中总是时刻督促着你,每当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就一定要想起这 个故事。你在讲述的是一只插着翅膀的乌龟,它时常在你眼前盘旋而去;这也是一只没有脚 的乌龟,它动不动就从你面前飘移而逝;这还是一只披着长发、满脸葱白的乌龟,每当午夜 凶铃响起的时候就会钻出来找你。总之,你一定要让那只乌龟像幽灵一样时常在你的脑海中 飞驰而过,从而突出你和这个故事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不会跑题了,千万不要撇开你和故事 的关系不谈,而是着力去写那个道理。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作“还实为虚”。
接下来,我们还是拿往年
的题目作例子。
06 年北京卷作文题的“北京的符号”。其中的“符号”就是 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变成一条横线。只要是可以代表北京形象的人、事、物,都 可以填到这条横线上来。这样,“符号”一词就具体可感了。我们不需要将北京的标志事物 “一网打尽”,只需要选取那么几个对你来说特别的东西,甚至只选取那一个角度来写就可 以。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两篇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春花的灿烂芬芳,装点我荒芜的心田;夏树的茂密成荫,抹 去我黯然的神情;秋风微凉凄清,撩动我脆弱的心弦;冬雪的皑皑刺骨,清醒我混乱的思绪。 每当季节更替,每当看到这些景物,我都会黯然神伤,想念起我最爱的四合院。
在我的世界中,四合院是最美丽的,它是北京的符号,永远 的记忆„„
五岁的我,耳边是歌谣,回响在四合院中。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我们几个小女孩总爱玩着这样的游戏,男孩子们则在旁边跑着、闹着, 拿着玩具枪,嘴里发出射击的声音。男孩、女孩,大家都是那么乐此不疲。夜幕降临,一家 老小便都支起躺椅坐在了树下,男孩女孩们便玩起了捉迷藏,记得那时我总爱躺在四合院那 朱红的大门后面,两只小眼睛向外窥视。玩累了,便坐在地上,听爷爷奶奶们讲那古老的故 事,那时的我总是望着苍穹,等待着牛郎织女的会面,等待树梢那几只喜鹊搭成鹊桥。望着 望着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中的四合院变成了牛郎女织的家。
十岁的我,耳边是琅琅书声,回响在四合院。
从学校回到家中,便将车往旁边一放,从来不锁,几个小孩 子便凑到了院中的小石桌小石凳上写作业,读课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个小 孩子便抬起头透过密密的树叶去眺望那蔚蓝天空中那初升的小月牙,再低下头“思故乡”。 是啊,我们的故乡便是这个漂亮的四合院。偶有些金发碧眼的“老外”来到院里,他们都在 感叹四四方方的院落,高大入云的国愧,感叹邻里和睦,感叹井水的清凉,那眼神中流露出 抑制不住的羡慕。姥姥说,这是北京以外找不到建筑,是北京的符号,我说:“不明白,为 什么呀?”姥姥指着院中的小枣树苗对我说:“什么时候它长得和你一样高,你就懂了。也 许姥姥说得对,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
十五岁的我,耳边响的是推土机的隆隆声,回响在四合院中。
那白字写的“拆”字,套着个大圆圈来到了四合院的墙上, 推土机来的那一天,我哭了,我相信,我住了十几年的最美丽、最安静、最和善的四合院, 就在这大家伙的魔爪下夷为平地,我流着泪问姥姥:“您不是说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吗?小 枣树长得比我都高了,可是为什么四合院却没了啊!”姥姥的眼中也是亮晶晶的,她搂着我 说:“孩子啊,你说得没错,四合院,国槐都是北京的符号。它们永远不会消失,你看那边, 红黄蓝的健身乐园,西单的那只大蝴蝶,王府井的步行街,也是北京的符号,就好像姥姥和 你,有老有小啊!”我点点头,眼泪依然在流。
如今,每当我看到幸存的四合院,胸中总有抑制不住的亲切 和伤感,怀念起我的童年,我的四合院。但看到高大的新建筑,我又会为北京的新符号感到 快乐和骄傲。
四合院是茶,清新、静谧;新建筑是咖啡,现代、清爽。我 爱四合院,也爱新建筑,我爱北京,爱北京的符号。
北京的符号
幽静的四合院,院内一棵高大的槐树,那就是北京的符号, 我儿时的记忆,如今又重现眼前。
曾经的四合院就像是一个格子,抬起头,也许是那时还太小 的缘故吧?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蔚蓝的,我常常趴在井边仰着头看云彩。这时候奶奶就会 走出屋子叫我小心不要掉到井里。井边是我的乐园,一丛丛的草嫩嫩地从青石砖缝顶出来, 我常和伙伴们一起趴在那里听各种声音,井水的声音,鸣虫的声音,玲珑悦耳,比任何音乐 都动听。奶奶的四合院里有一棵很高大的槐树,奶奶经常在槐树下支上摇椅,躺在那里或是 看书读报,或是午睡。我想躺在摇椅上慢悠悠地入睡一定是很惬意的事,因为我每次都能看 见奶奶的脸上露出笑意。现在想想,也许是有我们陪伴她左右吧?
奶奶的五间正房很古朴,如同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的一处 幽兰。清静的灰色房檐,曾几何时房檐的一角挂起一只风铃,清风拂过,风铃叮叮作响,好 像是唤醒了在外奔波的人们,这里还有一个清幽的去处。奶奶的家具全是红木的,木头的香 气带给人宁静的安详,古韵古香。奶奶说这座四合院也不知道存在了多久,她说从记事起, 她就一直住在这里,她谈到四合院的时候神情安详。
我还记得傍晚的时候,关上四合院的红漆大门,仿佛将一天 的辛勤繁忙都关在了外面的喧嚣世界中,而四合院里,老少三代人共享天伦,平和惬意。我 喜欢在院子里看星星,看玄青的屏障上泛起一点点微黄,那里有搭配出来的最美妙的图案, 然后低下头接过奶奶削好的苹果,咬下一大口,嘴里酸酸甜甜,那是最快乐的时刻。
有多久没有看过星星了?大城市里的喧嚣仿佛淹没了四合院 内的宁静,走出四合院的大门,走进纷繁的有着各色霓虹灯的世界,仿佛再尝不到清洌的井 水,再听不到虫鸣的公寓中,北京城也随着四合院的拆迁变得越来越焦躁了。然而我又欣慰, 宁静祥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会消失,随着北京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四 合院也在重新兴起。它在城市的一角静静地观望。如同儿时奶奶的笑脸,如同一位长者慈详 地守护着年幼的孩童。
北京在发展,四合院也在发展。周末经常看见人们一群群地 聚集在四合院遍布的街道上,买一杯茶,喝一瓶冷饮。让人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北京城是 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共同体。不全忙碌,亦不全安逸。
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符号,但我永远 相信,四合院是代表北京的最古朴也最清新的符号。
这两篇满分作文都选取四合院作为北京的符号,然后就把题 目转入“四合院”,整篇文章都在围绕四合院展开。但如果将这两篇文章做一比较,前者显 然更懂得扣题。因为前文几乎在每一段中都不仅写了四合院,还时刻不忘“符号”一词,有 时甚至用“姥姥”的话来扣题,这些都属于我所说的“还实为虚”。
06 年上海卷作文题是“我想握住你的手”。这道题看上去好 像更适合写记叙文,让考生讲一个关于握手的故事。但问题是现在大多数考生都习惯写议论 文或散文,一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不知所措了。其实,这道题中有一个很大的“缝隙”,就是 这个代词“你”。这个词是虚的,不一定指谁,甚至不一定是指一个人。我们在构思的时候 就可以“化虚入实”,将这个“你”替换成具体的人、事、物。比如这个“你”可以是母亲, 这样就可以写母爱;“你”可以是祖国,这样就可以写爱国;“你”可以是真理,这样就可 以写一堆科学家的故事;“你”还可以是友情,可以是信念,可以是梦想„„和你握手的也 未必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古人,这样就可以引入对历史的追思:你可以握住李白的手, 和他一起去喝酒;你可以握住岳飞的手,壮志难酬一声吼;你也可以握住西施的手,告诉她 “你快回来,没有你我一人承受不来”。这种思路一具备,你想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想写 什么主题,那就全凭你选了。
我们来看一些上海卷满分作文的开头就知道他们的思路了。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
当你想要离开我的时候
当你想要消逝的刹那
握住不放
直到永远
沈从文曾对你说过:“我们相爱一生,但一生还是太短。”
而我,只想握住你的手,不想说任何话,因为任何话也概括 不了我对你的心。
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我要握住你的手不放吗?
因为,文学——是你!是你!是你让我看到人世间的悲欢离 合,是你让我体味一个个诗一样的人生;是你让我懂得人生的真谛;也是你让我克服一个个 险境,超越极限!
我想握住你的手
在这里我想握住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的手,以表达我的崇敬、 我的支持与我像你们那样敢于真言的决心。
我想握住你的手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所以他创造母亲。
——题记
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
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文学,第二篇文章写的是真理,第三篇文 章写的是母爱。
但还是那句话,不仅要“化虚入实”,还要“还实为虚”。 文章前前后后一定要扣住“握手”这个词,不能只想着自己的那个主题,反而把“握手”扔 在一边。而且这种扣题是要贯穿全文各个段落的,千万不能光开头、结尾才想得起来扣题这 回事,其他地方都忘了,那就有跑题的嫌疑了。
07 年天津卷考“有句话常挂在嘴边”,那么“有句话”就可 以被替换成各种话语,可以是一句名人名言,可以是你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也可以是你听 别人说过的一句话,甚至还可以是你在考场现编的一句话。但是,一定要把它写成“常挂在 嘴边”的,而不能是一次性的。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 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这句话常挂在嘴边,一直陪伴着我,做为我的座右铭,无论 是成功,失败,欣喜,落寞„„一直警世着我,使我成为生活中的开拓者,一步步走向胜利 的彼岸。
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让我体会到古人的意境和心志是如何, 同样在自己诺大的身躯中,一个伟大的思想正在孕育。为世人写下不休的传奇,名传青史, 亘古不休,楚大夫的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 饮酒彩菊„„
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我体会到面对生活,要保持“得 到坦然,失去淡然”,平静的面对一切。记得李敖在《零度》里写道的一句话:人的欲望, 就像一条永远都添不满的沟壑,乱人心智“有平静的心态和大度你才能慢慢的适应这个世界, 同时也让社会慢慢的接受你,最终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它告诉我, 一切的一切,只要你有梦想,有追求,有信仰,肯定能战胜他人,成为胜者,人可以行动一 辈子,如果没有梦想做向导,那所有的劳累不就是无用的,曾经的我有过失落,有过感伤, 但是有这句话常常挂在嘴边,我就会愈战愈勇,再次拾起自己的梦想,努力的向前冲,虽然 的未来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但是我相信,有梦在,我会一路上披荆斩棘,到达我的梦想终点。
“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次的努 力没有收获,有的人会抱怨,会失落,有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我可以勇敢的说,我不会,我 的努力是建立再梦想之上的,为了成功我可以再次的奋力一波,让世界听见我呐喊的声音, 古人有“卧薪尝胆”来激励自己,而今我不会因为我微薄的努力没有收获而丧失了信心和勇 气,逆境是胜利途中必经的道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没有磨练怎会得到自己想 要追求的呢?挂在嘴边的话是要我们感谢逆境,感谢逆境对自己的磨砺,待到胜利的彼岸, 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一路上的苦难和磨砺,都会将成为自己不可多得的人生宝藏,你也 会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和感动„„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 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古人千年所孕育的思想, 沁染着我,我想有梦想和努力做羽翼,我会飞的更高。
这篇满分作文就将蒲松龄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 而转入“有志者,事竟成”这样一个熟悉的话题。而文章每一段都对“常挂嘴边”这几个字 念念不忘,扣题意识非常强烈。
07 年山东卷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个“记忆”是可 以替换的,而关键要写出这种记忆是“时间无法风化”的。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