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步骤 12: 诉说真情 突出实感
知识要点:
1、写作文时, 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
2、力求表达自 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感情的倾诉 要适当节制,但不要有范围的限制。
考试说明:
1、中考作文如 何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 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2001 年各省市的中考 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 标准中非常强调。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记叙性作文。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2001 年几篇优秀中 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 历
写作需要生活, 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 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 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 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 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 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 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 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 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 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 写
真情实感离不 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 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 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 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 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 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 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 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 素
具体和真实是 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 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 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 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 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 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忽然 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 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 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 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 什么、想些什么 等,都通 过对话介绍 出来了。因 而,给人真 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 言
作文是用语言 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 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 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 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 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 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 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 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 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 识
潜在意识,也 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 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 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 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 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 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 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 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 细细地端详自己。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 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 者 把 它 写 了 出 来 。 心里 想 的 就 是 这样 , 写 出 来 当然 就 有 了 真 情实 感 。
(6)拟相应情 景
作文要尽量写 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 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 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 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 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 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 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 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 拟 生 活 情 景 , 转 换 人 物 角 色 , 能 使 虚 构 的 文 章 多 一 点 真 情 实 感 。
[12—1]家庭给 了我
要求: ① 每个人都有家庭,家庭可以给你理解、支持、帮助;可以 给你欢乐、烦恼,甚至痛苦;长辈的爱,可以使你健康成长,也可能会束缚你的发展„„请 你选一件具体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② 先在横线上把题目填 写完整,再作文,如“家庭给了我快乐”。 ③ 要表达自己的 真 情 实 感 。 ④ 600 字 以 上 。
导思:生活在 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人之所以觉得幸福,跟对社会稳定起着巨大作用的家庭是分不开的。家 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可以给你理解和支持,也可能给你烦恼和痛苦;可使你健康成 长,也可能束缚你的发展„„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给你影响深刻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真实 感情写出来,给世人以启迪。
1、文章开篇就 迅速切题,行文要有波澜,突出重点,容易使文章条理清晰(记叙可以运用倒叙),结尾可以 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主题升华。
2、表达方式应 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描写。
3、语言要做到 简洁朴实,以情动人,不少于600 字。
[12—2]今天你 就将要初中毕业了。回首初中时代,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 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 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 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 ① 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 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 贯、通顺。 ③ 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描写,议论要因事而发。 ④ 字数600—900,不足600 字或超过900 字,每50 个字扣1 分 。 ⑤ 书 写 要 工 整 , 标 点 要 正 确 。
导思:这是一 篇半命题作文。
1、审题,体裁 是记叙文,属于记事类的。题目是一个带有时间状语的短句子。“那一次”限制了选材范围 和写作角度,“一次”决定选材只能选一件事,“那”决定只能选过去的事。需要补充的部 分则显示着文章的内容。
2、选材,具体 选择什么内容的材料,这由考生自己决定。以前经历的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对你的影响最 大 , 就 写 什 么 事 , 这样 就 有 话 可 写。 有 真 实 感 受, 写 来 就 自 然亲 切 。
3、结构,写这 篇文章时,要合理安排结构。首先要点明题意,引起回忆。在叙事时,要把事情发生的起因、 经过、结果写清楚,写明白,写完整。还要注意,在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题目中所 补充的词语来写,这样才能紧扣题目,突出中心。
4、能做到以上 这些,就基本合乎要求了。但如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语言生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在通顺 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修饰,注意用词的贴切和句式的变化,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 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是十分必要的,再加上工整的字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得到好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