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子
[话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哇"--公园里,一个孩子不心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惊慌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掸去孩子身 上的灰尘,一边不停地自我责备:"乖乖,别哭,是妈妈不好,没搀扶你。乖乖,你打妈妈几 下吧!"孩子果然用他那稚嫩的小手,拍打着妈妈的脸,慢慢地露出了笑容。
"哇"-- 公园里,一个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急忙跑过来,她没抱起孩子,只是站在孩子身 边:"好孩子,爬起来吧,哪儿跌倒就在哪儿起来,这才是坚强的孩子。"孩子仍然在哭,仍 然在撒娇。妈妈还是劝导:"站起来吧,站起来才是一个男子汉。"孩子扭捏了半天,最终还 是自己站了起来。
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自然会有不同的结局。
请以"教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 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 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 字。
[话题精析]
本 话题通过两对母子在公园里的表现--儿子跌倒之后妈妈的表现,来展示不同的人对教育孩子 有不同的方法。两段文字描述同一场面,对比的色彩很鲜明,材料本身要求从这种对比中找 到差别,以及这种差别的内涵。
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材料的差别来看问题,从而论证 教育方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也有同学提出从内因与外因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来论证, 这些细微的差别不足为证,而把重点放在"成长在于个人的努力"这一点上。
实际上 材料中的母子关系及处理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予以抽象,比如:教子,责任感,成才的 环境,对人才的管理方法……只要肯动脑筋,题材的深度可以一再挖掘,关键看你用什么方 法来处理材料,所对于给材料作文,一定要深谙处理之道,找对了方法,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佳作选萃]
浅谈磨练
曾钰铭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雪白的 玉石不破玉雕琢,哪能在为贵重的玉器呢?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没有经过磨练又怎能成为一 名有用之才呢?人的一生充满着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正是阻碍我们成才的 绊脚石,所以我们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勇于面对困难,把这些困难看成是一块磨 练出人才的试金石,而决不能畏手缩脚,担惊受怕。
同样是孩子跌倒了,其中一位 母亲慌忙地走过去并抱起孩子,不停地自我责备,并叫孩子打她几下以讨得小孩不哭;而另 外一位母亲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她却没抱起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身边,并鼓励孩子在他跌 倒的地方站起来,虽然小孩子在哭,在撒娇,但最后还是自己站起来。这两位母亲的不同做 法,必然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相对后一位母亲来说,第位一母亲的目光就 比较短浅了。她应该明确地知道,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的,必须向明天发展而去。人的一 生会面临无数的困难挑战,如果连这么小的困难也应付不来,那么将来面对稍微大一些的困 难时又怎能"站"起来呢?
从前人驯养了一只虎皮鹦鹉。约半个月后它逃出了笼子。 主人痛心,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谁料十多天 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找到的却是它的僵硬尸体。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 吃找喝,慢慢地便失去觅食的本领。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会饿死?quot;主人半信半疑,拿回 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一点食物渣子。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飞到广 阔的世界,饿死在果实累累的林子里。人总是在长大的。换一个角度说,人是会变老的。那 位母亲究竟还有多少天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呢?如果不让他从小经过一番磨炼,让他的意志 坚强起来,那么长大后遇到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最终成为社会的废弃品。
"举世人 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忠告所有的家长大人们,孩子长大后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如果 你不让他们经过一定的磨炼,那么他们长大后经受不起挫折,必然遭到失败。我看你们还是 像第二位母亲一样,培养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可以在高空飞翔的雄鹰吧!
阿 平
吴红靖
"啪!"我刚开门便听见邻居家的扣门声,随后便是主要李大妈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只见她倒在地上,双手扑地,边哭边叫:"臭小子!枉我含辛茹苦养了你这么多年,你竟这样 对我,老天没眼啊!"我扶起哭得死去活来的李大妈,询问一下,才知原来阿平赌马输了钱, 又遇上李大妈患肝病,所以为了减少负累,狠心赶她出去。
天下竟敢有这么狠心的 儿子。我觉得阿平今天变成这样,李大妈亦有很大的责任。记得小时候,我们便在一起玩耍, 因为年纪相似是而非,而且都是独生子,可谓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我总觉得父亲对我的爱不 及阿平父母,因为从小到大阿平的房间总堆满零食、玩具,而且他的父母对他千依百顺,有 求必应,而我总求上半天,老爸才买给我,所以我挺羡慕阿平的。
我清楚记得孩提 时,我和妈、阿平与李大妈经常在楼下的小公园玩耍。有一次,我与阿平赛跑,不料竟绊着 脚了,我俩都摔在地上。清脆的哭声惊动了两位妈妈,她们都争忙跑过来。李大妈惊慌地抱 起他,连哭带哄:"乖乖!别哭,摔着了吧!都是妈不好,你打妈几下吧!"她不停地自责。 而妈妈却狠心地站着,鼓励我说:"爬起来吧!孩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起来?quot;
随后,我们一起上小学、中学,在学校每次阿平与同学们打架,李大妈总是告状学校,明知 自己无理,亦袒护自己的儿子。一再纵容,使阿平变得蛮横起来。阿平缺少知心朋友,仅有 一班追随他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最终他在初二时被开除学籍。而我在爸爸、妈妈严厉的教 导下,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也慢慢感到妈妈的"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有。虽然 童年的我没阿平多姿多彩,但我是开心及充实的。
又是"啪!"的一声,阿平打开了 门,把我的思路打断了。他粗声粗气地吆喝着:"回来!"我看不顺眼,骂道:"你还算人吗? 连对待母亲你都这样?quot;阿平青筋暴起:"用不着你管!"我正想还击,李大妈叫住我,即 舒展开爬满皱纹的额头,笑眯眯地走过去。只见阿平在她耳边喃喃几句,想必是又要钱了。 李大妈脸色一沉但又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望着李大妈蹒跚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10 年后 阿平是这样,再过10 年又会是怎样呢?
梦
冯杏金
十年后。
"起床 啦!再不起床就迟到了,老师会惩罚你啦!"宝宝听见有声音在叫他。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 被窝里多舒服!不是吗?即使现在不起来,妈妈等一会儿也会把那讨厌的牛奶跟鸡蛋端进来 的,哼,要是迟到了也不怕,老师如果要惩罚他,他就会告诉爷爷听。爷爷以前是好大好大 的官,小时候还不是他的"马儿"吗?谁叫自己是家里的"小太阳"呢!
怪了,妈妈怎 么还不进来呢?已经过了好一会啦,宝宝终于决定"睁眼看世界"。咦,怎么这么刺眼?宝宝 几乎不能睁开眼,他揉了揉那疲惫的双眼,好像不大对劲呀!为了更好地玩游戏机,平时那 惟一的小窗户都是被关得严严实实的,现在怎么会打开呢?仔细瞧瞧,更奇怪了:平时凌乱 不堪的房间今天可真干净,写字台上的文具摆放得有条不紊。对了,这好像不是他的房间, 他的房间从不贴"字母表"。糟了,电脑呢?没有电脑,就好像要了他的命。天哪,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呢?
宝宝胡乱地抓过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决定看看这眼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哎,写字台上的照片怎么变成了班长--龙龙的?哈哈--这回还怕报不了仇?每次我不交 作业,你都要到老师面前"打小报告",这回我可要"打小人"了。"哈哈!"宝宝忍不住大笑。 慢着,又有怪事了,照片上的人会动。噢,看错了,这原来是镜子。--镜子?镜子?这么说 我就是龙龙!天哪,我怎么会变成讨厌鬼龙龙?
"出去走走也许有什么新发现。"眼 前的一切着实令宝宝感到莫名其妙,昨天明明是睡在自己的床上呀,今天醒来怎么会在一个 陌生的屋子里?宝宝心里的一面嘀咕,一同走到客厅里来。噢,这客厅不是龙龙家的吗?上 个星期他还来过。这会儿怎么静悄悄的,龙龙呢?他忘记自己已经是龙龙了。唉,时间也不 早了,回到学校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当宝宝回到学校时,同学们差不多都来了。宝 宝的座位上坐着另一个"宝宝"。宝宝发现"宝宝"看见他进来时的神情怪怪的,莫非他知道我 不是真"龙龙"?好,先准备上课吧,那些事情下课时再跟他聊聊。他刚要从抽屉里拿出课本 来,咦,是什么东西软绵绵的?掏出来一看,是一只死老鼠!"呀!"他尖叫起来,那死老鼠 吓得他魂飞魄散了。全班"哄"的一声,都笑起来了,大家把焦点聚在他身上。如果那地板上 有条大裂缝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跑进去的,看他那发红的耳根就知道了。回头一看," 宝宝"笑得最厉害--抱着肚子在那儿捶桌子。唉,这都是自己作的孽。"宝宝"还不是为了报复 龙龙才搞这种恶作剧,最后的苦竟然是宝宝自己吃了。可怜的"龙龙"只好哑巴吃黄连。
好容易熬到下课铃响了。"宝宝"走到"龙龙"面前,阴阳怪气地叫:“呀!我好害怕!”还扮 出一副吃惊
的鬼脸,逗得周围的同学又一阵哄笑。最后"宝宝"又"同情"地说:"哟,咱们 班长真的运气不好咧,碰上这么倒霉的事,你知道是谁不?我帮你告诉老师。"宝宝气得肺都 要炸了,但这不正是自己惯用的手段吗?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大声地吼:"你,够了! 够了!"然后想冲出教室,可被旁边的"宝宝"伸过脚来,绊倒了。"妈呀!哎哟!"
" 宝宝,宝宝,你没事吧?"睁开眼一看,妈妈坐在床边。
[评析拓展]
《浅谈磨炼》 的作者善于分析材料并展开联想。在提出问题部分,作者引用名言名句,以整句开头以提出 论点,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强化论点、联系现实,以扩大论证的范围。我后作者以鸟儿饿死 山林的事例来论证磨炼的重要性,从而警示天下,引深思。文章最后又引用诗句总结全文, 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当然,文章引用的名言、警句、诗词,从形式上看,使句工出现变化, 散句中穿插整句,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其醒目之处自不待言。
文章《阿平》,以阿平和"我"为材料中的两个孩子,以阿平的成长为主线揭示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人的影响的不同,从而表现正确教育方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作者 在处理所给材料时,能把材料天衣无缝地结合到故事之中,使故事本身流畅、完整。这一点 很重要,材料和文章的关系近乎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锁在哪里呢?作者现 在不是为锁配钥匙而为钥匙定做锁,能做到合缝无痕是很难得的了。
《梦》的构思 非常奇妙。首先作者把材料中的小孩各往后推十年,让其成两个可以自主行动的学生。十余 岁儿童正是调皮捣蛋的黄金时期,然后作者让两个角色在梦中相遇,而相遇竟发现我不是我, 而是他,他也不是他,而是我。这样一来,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为人处事方式, 最后施于自身,特别是作者把调皮捉弄的宝宝变成了宝宝经常捣蛋的对象--龙龙,从而自尝 苦果。从别人的角度来写自己的各种行为的后果,而这后果正是由自己体会,这种构思还不 奇妙吗?文中以宝宝的活动为主线,记叙了几个事件,这些事件,很符合儿童的特点,语言、 行动、心理描写等,都很贴近儿童的身份。语言流畅,结构巧妙,本文确是一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