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听圣人诲1000字

读弟子规,听圣人诲

读弟子规,听圣人诲1000字

小时候,打着流水账背《弟子规》,而如今细细的品味这本“人生指南”,我才发现这字里行间,无不引导着人们修身立德,磊落做人。

刚翻开《弟子规》,就可以看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我们几乎无时无刻在感受着父母的爱,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自然,而我们也自然地把这种爱想得理所当然,父母若有许些不顺自己的心意,就会莫名其妙的大动肝火,又有几个人会像书上说的那样对父母提出谏言,和颜悦色的将心比心呢?当父母老去,在最后分别时,才知道这种感情的根扎得有多深,后悔不已。孝顺还生孝顺儿,你希望子孙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父母,母亲十月怀胎让我们得以生活在这美妙的世界,父亲对我们关心爱护,教与我们勇敢坚强……我们这寸草之心又怎能回报?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我们对父母的孝心当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真正的孝心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要像当初父母为我们无私付出一样对父母默默答谢感恩,正如书中所说的,听父母话、为父母争光、不让父母担忧皆是孝。孝心简简单单、真真实实,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好似温水一般,暖父母之心田,解父母之忧愁。

出则弟中写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可现世有多少人因工作繁忙,把生了病的亲人扔在医院不闻不问啊!这一则教会了我们要尊重长者,是呀,孟子不是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看到这使我想到了报纸上北大学生扶老人过马路的图片。这就告诉我们:老人,好比一只夜莺,应该有他们的夜曲,我们这些晨鸣的百灵鸟就应该当他们的观众,用爱之心,同情之力为他们铺路搭桥,陪他们走过全程。读到“长者立,幼勿坐”时,我不禁心寒,有哪次吃饭时是父母坐着等,我去端菜盛饭的呢?想到这,我一阵内省。

第四则——“信”里写道“话说多,不如少。”这使我想到在《荆棘鸟》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首歌,那歌声比世上所有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没错,凡事多不一定就好,精妙才是最重要的,就如一篇好的演讲稿,区区几百字却能字字动人心扉,每句话都能让人引发深思。而一些千字、万字的长篇大论却犹如白水,就算喝上无数次也是淡而无味的。相反的那百字稿却如同一杯加了炼乳的咖啡,刚喝进去是苦的,每每回味却总有一股不可思议的甜,既让人记住了甜又忘不了苦,这难道不是教会了我们以精为贵的道理吗?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正所谓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千万不要过于盲目地相信别人。“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朋友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也不能随意交朋友,真正的朋友是良师益友。交个博学广闻的朋友,可以使自己充实精神食粮;交个举止儒雅的朋友,可以改掉自己所不好的习惯;也是有交个胸怀大志的朋友,才可以与其同样望见远处的地平线。

“唯徳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理。”有什么品德才能不如别人的,就应当去争取,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拥有。“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是的,物质的好坏,并不能将人分为贵与贱,人只有品德高尚和不学无术的区别而已。只有品德高尚了,你才会发现这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余力学文》教会了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读一书,增一智。读一本书必须一口气将它读完,读透,不是读一遍就完了,更不能读到一半就气馁,只有把书“煮熟”,才可以将书中的含义一一理解。学习的路并不是像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萨迪说过:“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学习时,若有什么疑惑的话就继续努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日积月累功夫深了,疑惑便不攻自破。学习时,有不懂的就要不耻下问,弯下腰并不是什么耻辱的事,弯得下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内心的自信。翠竹因弯腰而坚韧不拔,稻穗因弯腰而丰稔厚重。

读弟子规,听圣人诲。嘴中默背着弟子规,浮躁的心又陷入了沉思。